第7章 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(1/3)
腐朽的木门合拢,将祠堂外所有的喧嚣、敬畏、好奇,尽数隔绝。
门内,是另一个世界。
红烛高燃,烛泪无声滑落,在烛台上积成小小的琥珀色山峦。
跳跃的光晕给斑驳脱落的墙壁镀上一层暖色,却也拉长了阴影,使得那些沉默的祖宗牌位在摇曳的光影里,投下更为深沉的轮廓,无声地俯瞰着下方。
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香烛气、陈年木头的腐朽味,以及一缕极其清浅、如同初绽栀子般的少女馨香,丝丝缕缕,顽强地钻入鼻端。
徐正阳牵着林秀儿的手腕,引着她,一步步走向祠堂深处。
他的步伐很缓,每一步都踏得沉稳,仿佛丈量着脚下冰冷的地砖。
少女的手腕在他枯瘦的指掌间,纤细、冰凉,带着细微的、无法抑制的颤抖,像一只受惊的雀儿。
那层薄薄的红绸嫁衣,几乎阻隔不了这鲜活生命的悸动。
走到供桌前的蒲团旁,他停下脚步。
红烛的光映在他苍老的侧脸上,深刻的皱纹如同刀刻斧凿,每一道都沉淀着远超凡俗的岁月风霜。
鹤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在烛光下泛着银霜般的光泽。
然而,那双浑浊的眼睛深处,却不见一丝暮气,反而沉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,如同深潭,映着跳跃的烛火。
他缓缓转过身,面对着身边这抹鲜艳的、单薄的红色。
没有言语。
祠堂里静得能听到烛芯燃烧的细微噼啪声,能听到少女压抑得几乎消失的呼吸。
徐正阳伸出另一只枯瘦的手,布满岁月痕迹和老茧的手指,稳定得如同磐石,轻轻捻住了红盖头的一角。
林秀儿似乎感觉到了,身体绷得更紧,攥着衣角的手指用力到骨节泛白。
红绸,无声滑落。
烛光毫无遮拦地倾泻在她脸上。
那是一张极其清秀、甚至带着几分稚气的脸庞。
肌肤是未经风霜的细腻白皙,如同上好的羊脂玉,此刻却因紧张而染上了一层动人的薄红,从脸颊一直蔓延到小巧玲珑的耳垂。
眉如远山含黛,细致地描画过,更添几分温婉。
眼睫低垂,浓密纤长如同蝶翼,在眼下投下两弯小小的阴影,随着她急促的呼吸轻轻颤动。
鼻梁秀挺,唇色是天然的嫣红,此刻正被她洁白的贝齿紧紧咬着下唇,留下浅浅的印痕。
那双眼睛,在徐正阳目光的注视下,终于鼓起极大的勇气,微微抬起,怯生生地迎了上来。
是画像上的模样,却又比画像生动百倍。
清澈见底的眼眸,如同山涧初融的雪水,干净得不染尘埃。
此刻,这双清澈的眸子里,盛满了初嫁的羞怯、懵懂的不安,以及一种深藏其中的、对身边这位“仙人”夫君的敬畏与茫然的好奇。
她飞快地瞥了一眼徐正阳那布满皱纹却异常平静的脸庞,又如同受惊的小鹿般迅速垂下眼帘,长长的睫毛剧烈地扇动着。
“莫怕。
”徐正阳的声音再次响起,低沉、温和,带着一种奇异的、能抚平惊涛的沉缓力量,在这寂静的祠堂里清晰回荡。
他松开了握着少女手腕的手,那冰凉滑腻的触感似乎还残留在指尖。
林秀儿因这安抚,紧绷的肩膀似乎松懈了一丝丝,但那份深深的紧张并未褪去。
她依旧低垂着头,目光盯着自己绣着并蒂莲的红色鞋尖。
徐正阳的目光,平静地、带着一种审视般的温和,落在她的身上。
红绸嫁衣是崭新的,针脚细密,裁剪却略显宽松,衬得她身形愈发纤细单薄。
烛光勾勒出她玲珑的曲线,腰肢纤细得不盈一握,仿佛春日岸边最柔韧的柳条,似乎一阵风就能吹折。
嫁衣的领口微微敞开一线,露出一段欺霜赛雪的颈项,线条优美流畅,如同天鹅引颈。
往下,是微微起伏的、带着青涩弧度的胸线,在烛光下投下朦胧诱人的阴影。
少女的身姿,如同初春枝头含苞待放的花蕾,每一寸线条都蕴含着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