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回赵忠施谋智胜余平 将计就计巧取竹林(2/3)
倒是会容易许多。
但想要诱敌出城,谈何容易。
”赵忠无奈轻叹道。
众人商议多时,并无取关良策。
最后赵忠下令:“将竹林关围住,进行几次试探性攻城并多派精锐探马严密监视敌军一举一动。
”众将领命,各自回营准备。
接下来的几日内,烈虎卫调集人马对竹林关发动了数次进攻。
果不出赵忠所料,竹林关城池坚固,极难攻打。
连日来,烈虎卫轮番攻城,伤亡不小,但皆未能破城。
竹林守军就地取材,制成竹枪万余支,用以标射烈虎卫,竹枪锋利无比,许多烈虎士卒死于标枪之下。
烈虎卫又设法想从护城河水门偷袭竹林关,但伪蜀军早在水门处布下铁网,竹钉,烈虎卫受困于此不能前进反折损了许多人马。
赵忠等众将见屡次攻城未果,只得暂缓攻打继续围城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按下烈虎卫围困竹林关不提,单说竹林关总兵余平。
这几日伪蜀军虽守住了城池,但大齐数万精兵围困竹林关,城中粮草无法长久支撑,援兵无法迅速到达,固守并非长久之计。
余平整日召集众将苦思退敌之策,但几日来均无良策,余平十分着急。
这一日,双方攻防之战结束。
副将花力向余平建议,齐军连日攻城受挫,战力必有所下降,军营防卫定然松懈,可趁夜色率精兵劫寨一举击败齐军以解竹林关之围。
余平听后大喜,认为此计甚妙。
遂命偏将牛金率五千人守关,余平亲率两万人马,秘密出城,趁着夜色往齐军营寨杀来。
殊不知,城内守军之异常早被齐军探马察觉。
几名探马蓝旗忙忙跑回大营向众将禀报:“启禀各位将军,我等探查发现,竹林城头灯火早熄,且有换防出兵之像,不知敌军意欲何为。
特来报知将军,请令定夺!”
赵忠听得此言,不由大喜:“如此看来,敌军今夜必来劫寨。
取关良机已至,众位将军须如此这般,今夜定要攻下竹林关,不得有误!”“得令!”众将拱手应诺,纷纷下去准备,三军儿郎闻风而动。
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。
转眼到了深夜。
天空漆黑如墨,并无半点光亮,可谓月黑风高。
这时,竹林关的城门悄然开放,大队人马直奔城外齐军大营杀来,很快来到大营正门。
几名伪蜀军士卒往上一闯,解决了几个守卫营门的卫兵,紧接着营门开放,伪蜀大队人马摇旗呐喊冲进齐军大营。
刚一进营门,众多伪蜀军卒皆是一惊,偌大营盘内竟空无一人。
余平见此情景大惊失色:“不好,中计了,三军儿郎速速回撤!”
余平话音未落,只听三声信炮响,惊天动地。
一众伪蜀军被吓得心胆俱碎。
炮声过后,营盘内亮起许多灯球火把,竖起无数虎纹大旗无数大齐士卒从四面八方冲出,各举刀枪一齐向伪蜀军围杀而来。
伪蜀军慌乱之间,仓促迎战,双方很快杀作一团。
双方大军奋力厮杀,各不相让。
一时间,无数士卒倒在血泊间,原本平静的营盘早已被震天的喊杀声覆盖,血色和火光也成了这片战场的主调。
交战不多时,伪蜀军败象已露。
伪蜀军突然遇袭本就军心不稳,加之数万烈虎卫人数占优且皆为精锐,前来劫寨的两万伪蜀军很快无力抵抗,死的死,逃的逃,降的降,整个队伍四分五裂。
混战中,副将花力浑身浴血于重围中寻到正拼命厮杀的余平。
此时的余平累得气喘吁吁,身上有三五处伤口,血迹斑斑。
花力纵马挥刀杀散围困余平的齐军和余平汇合。
花力高叫:“总兵大人,齐军势大,我看我等速速突围,保守关口方是上策!”“就依将军之言,整队突围!”余平说罢,把青铜钯在空中一举,代替军令,许多幸存的伪蜀军兵纷纷聚拢,余平纵马向前带着一众残兵败将往营门杀去。
但想要杀出重围,谈何容易?数万齐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,把伪蜀军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余平领着残兵一路拼杀,死伤惨重,许多士卒在突围过程中去了鬼门关。
余平带着败残人马好不容易杀到营门,却不料眼前旌旗飘摆,一彪人马杀出,为首二将,一人银甲白袍,一人金甲绿袍,各自跨马持枪拦住去路。
余平一见,大吃一惊,来的正是银甲枪仙赵忠和金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