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
开局签到刑警队> 练习形意拳的“关窍”,形意拳----“打人不知乃为神”
练习形意拳的“关窍”,形意拳----“打人不知乃为神”(3/3)
高度集中的控制自己意(即知己)的前提下去通过沾、连、黏、随,了解对手的意(即知彼),以掌握对方的意,控制对方的意,利用对方的意,打击对方的身体而促使对方用的力越大,意离身越远,跌摔的距离就越远,摔得就越重,被打者真就不知是如何被摔出。
听师兄讲,一次和一名学过擒拿术的同事在一起切磋擒拿技术,这位同事身材高大,他伸手抓师兄,师兄见他意已到自己身上,便侧身化其意并抢步上前,用左小臂挤打同事的右肋和小腹。
哪知那同事侧退几步就站稳了脚,又准备二次交手。
师兄只觉得对方身重好像几袋垛在一起的粮食又像一堵墙,几乎用了全身的劲,却只打出这一点效果。
师兄的心一震:意用的不对,只有顶意没有变意。
于是,当师兄的同事第二次向他扑过来时,师兄沉一下气,感觉他的双手要推抓师兄的肩和前胸,便迎着这位同事猛进半步,让他同事的意念超过师兄的身体,而他的身体被师兄挡住。
抓住有力战机,师兄用左手轻轻向身后一挂同事的右手,同时右手在他胸前一划,这面墙“扑通”一声倒在我师兄左后侧的地上,倒地后还连声说:“我怎么了”?当时他不知是怎么倒地,而师兄也一愣,把这么大砣的人打倒自己却没感觉用劲,真应了“打人不知”的道理。
就“打人不知”的实战意义上讲,“打”是知己的过程。
不知己,不了解自己的实力,不知道自己想要怎么打,打什么,打哪个部位,是不能去打人的。
而“人”是知彼的过程,当要打的人站在你面前,你一定会对敌手进行外在的了解,然后,在交手的瞬间通过感觉、知觉、视觉、听觉来懂得对方的意,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知彼。
既然做到知己(打)又知彼(人),就可以进行下一步“打人”,近而实现不知不觉中打人的目的。
一次我和师兄在一起演练拳击和形意拳的技击对抗时,我用“起横不见横,落顺不见顺”的横拳迎击师兄的直拳并将此拳回挂,同时用拗步鹰捉向他中线打去,并用尚派形意拳特有的“趟步”抢占师兄的中门,师兄突然纵身向后一跃连声说道:“厉害,就像一堵墙一样砸下来,传统武术的威力真大”!相互间交手就是互相认识,知己、知彼的过程,只有知己、知彼才能做到“牵动千斤弱不愁”。
拳经说:“拳无拳,意无意,无意之中是真谛”。
其实,形意拳先贤们说的无拳、无意实质上就是高度的有拳,高度的有意,正因如此才总结出“无意之中是真意”的追求目标。
有一位搏击教练对我讲:开始训练搏击都是有意识,讲招、讲法的训练,训练到最后就是把意、招、法运用到高速度的反应之中,有很多人叫它无意识、无招、无法阶段,实质上是高度集中、高度合一阶段。
“打人不知”其实也是高度的知己,当你将对方打倒,或者对方把你打倒的前一刻你都是失意的,失意也就是失重,其实这个瞬间的动作是能反应给大脑的,只不过是个人的功夫高低,体现在意的变化快慢、大脑对身体四肢的调控能力高低罢了。
因此所说“打人不知”,其实是“打人知”的真正用意。
一次我向师兄请教形意拳劈拳的实战技法时,我突然用肘向师兄的前胸发劲一击,师兄猛然向后退了两步随口说道:“打得好!能在一思进,莫在一思留”。
我心里一下子清楚了“打人不知”就是高度的知己知彼和快速反应的体现,因此说武术前辈们的至理名言是自己学习传统武术的法宝和良师,要认真分析,细细品味,以明其理,懂其真正的含义所在。
(本章完)
喜欢开局签到刑警队请大家收藏:()开局签到刑警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