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孝堂迷图(一)(3/3)
发现孝堂山在汉代确实是大族郭氏的家族墓地。
石祠是郭巨为其母所建,但奇怪的是,地方志中提到郭家"富甲一方,藏金于山",却没有具体说明。
一位正在整理资料的老工作人员看我感兴趣,主动搭话:"年轻人,对孝堂山历史有兴趣?"
我点点头:"听说这里有个宝藏传说?"
老人笑了笑:"传说罢了。
不过..."他压低声音,"前些年有人在石祠后面挖到过一个铜匣,里面装着些汉代钱币。
后来那人就失踪了。
"
我心里一惊:"什么时候的事?"
"大概五年前吧,"老人回忆道,"那人自称是考古队的,但后来证实是假冒的。
你们要是去孝堂山,可别乱挖,那是文物保护区。
"
离开文化站,我在镇上的茶馆里遇到了老张。
他装作喝茶,实则观察着对面古董店的动静。
"那两个人进去了,"老张小声说,"我看他们不像正经游客,倒像是踩点的。
"
不一会儿,两个男子从店里出来,手里多了个包裹。
他们鬼鬼祟祟地钻进一条小巷,老张悄悄跟了上去。
我则按计划去找当地老人打听消息。
在镇子西头的老槐树下,几个老人正在下象棋。
我买了些水果分给他们,很快打开了话匣子。
"孝堂山的宝藏?"一位白胡子老人笑道,"我小时候就听过这故事。
说是郭家为避战乱,把家财埋在山上九个地方,只有真正的孝子才能找到。
"
"九个地方?"我好奇地问。
"嗯,按九宫方位埋的,"老人神秘地说,"我爷爷那辈还有人见过一张古地图,后来不知去向了。
"
傍晚,我们三人在旅馆碰头,各自汇报发现。
老邻居在地方志中找到一条重要线索:清代有个叫郭守义的孝子,曾在孝堂山建亭纪念先祖,亭中立有一块石碑,碑文提到"金藏山阳,图示祠中"。
"金藏山阳就是说宝藏埋在山的南面,"老邻居分析道,"图示祠中则暗示地图藏在石祠里。
我们找到的半张地图正好验证了这点。
"
老张的发现更令人警觉:"那两个人绝对是盗墓的!我跟踪他们到镇外的农家院,听到他们说什么'石祠''地图',还提到一个'老板'。
"
"我们被盯上了,"我总结道,"不管是冲着铜匣来的,还是本来就打算盗宝的,现在都注意到我们了。
"
我们决定明天一早上山,寻找另外半张地图的线索。
晚饭是在旅馆附近的小店解决的,点了当地特色的炒鸡和泉水豆腐。
炒鸡用铁锅盛着,酱香浓郁;豆腐是用孝堂山泉水做的,嫩滑爽口,带着淡淡的甜味。
回到房间,老邻居再次研究那半张地图:"看这线条走势,另外半张应该标注了具体位置。
我猜..."
突然,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,接着是钥匙插进锁眼的声音。
老张一个箭步冲到门边,猛地拉开门——一个服务员打扮的年轻人惊慌失措地站在外面,手里拿着万能钥匙。
"你干什么?"老张厉声喝道。
"我...我走错房间了..."年轻人结结巴巴地说,眼神闪烁。
老张一把抓住他的手腕,从他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型相机:"走错房间带这个?"
年轻人突然挣脱,撒腿就跑。
老张追到楼梯口,却被两个突然出现的壮汉拦住。
眼看要起冲突,旅馆老板闻声赶来,那几个人趁机溜走了。
"肯定是冲着地图来的,"回到房间,老张气呼呼地说,"今晚得轮流守夜。
"
喜欢京城寻宝记请大家收藏:()京城寻宝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