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原料危机(1/3)
供销社的柜台像堵冰墙。
陈志远第三次递上采购单,女营业员第三次摇头:"没货。
"
"昨天还说有半吨辣椒。
"陈志远压低声音,两包大前门从掌心滑到柜台上。
营业员迅速扫了眼四周,香烟消失在她袖口中,但语气依然冰冷:"今早调拨给县酱菜厂了。
"她突然压低声音,"赵局长亲自打的电话..."
秋阳透过供销社的脏玻璃,在水泥地上投下模糊的光斑。
陈志远站在光斑里,额头渗出细密汗珠。
没有辣椒,辣酱厂只能停工,而停工意味着违约——他已经接了县饮食服务公司两千瓶的订单。
"白糖呢?"
"每月配额五十斤。
"营业员翻开本子,"你们厂没在计划名单里。
"
走出供销社时,陈志远被阳光刺得眯起眼。
十月的天空蓝得虚伪,就像赵建国那张道貌岸然的脸。
前世被资本围剿的记忆涌上心头,但这次更致命——在计划经济年代,没有指标连一粒盐都买不到。
厂门口,苏晓梅正指挥工人晾晒最后一批辣椒。
见陈志远空手而归,她立刻明白了,晒得通红的脸蛋瞬间煞白。
"还剩多少原料?"陈志远直接问。
苏晓梅领他来到仓库——原本堆满辣椒的角落现在只剩三小袋,白糖罐也快见底了,最多维持三天生产。
"我去黑市看看。
"陈志远转身要走。
苏晓梅拽住他袖子:"王丽华去过了。
"她声音发颤,"黑市辣椒涨到三块一斤,还掺石子..."
三块!是供销社价格的六倍。
按这个价,他们的利润将化为乌有。
陈志远摸出笔记本快速计算:两千瓶订单需要辣椒四百斤,白糖两百斤,光是原料成本就要近两千元——而订单总价才两千四!
"违约会怎样?"苏晓梅小声问。
"罚款,没收保证金,还可能..."陈志远没说完,但两人都清楚后果——一旦信誉受损,在计划体制内再难翻身。
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苏晓梅突然说:"我有办法。
"她跑回宿舍,片刻后捧出个红布包,"这个值点钱。
"
布包里是个银镯子,做工精细,刻着缠枝花纹。
陈志远认出这是她常戴的那只——苏母给的嫁妆。
"不行!"他推开她的手。
"算借给你的。
"苏晓梅固执地塞过来,"等周转开了再..."
陈志远的手碰到镯子,冰凉沁骨。
前世林美玲那些珠宝每一件都比这贵重百倍,却从不肯为他抵押分毫。
而现在,这个村姑竟愿意押上嫁妆...
"写借条。
"他最终妥协,在笔记本上工整写下借款协议:月息五分,三月为期。
苏晓梅看都没看就按了手印。
镯子换了二百八十元,加上厂里流动资金,勉强够买高价原料。
但新问题来了——全县黑市辣椒都被扫光了,明显有人故意囤货。
"去邻省。
"陈志远连夜做出决定,"安阳县是辣椒产区,价格应该便宜些。
"
计划很冒险。
跨省采购需要介绍信,而李国栋去省里开会了。
最终是周校长帮忙——他弟弟周维民从财政厅开了张"农村经济调研"的空白介绍信。
"小心王建军。
"周校长递信时警告,"他升任市管会副主任后,专门查跨省物资流动。
"
黎明时分,陈志远和王小军开着那台老拖拉机上路了。
车厢里藏着十个麻袋和全部现金——两千一百元,相当于当时工人四年的工资。
秋收后的田野一片枯黄。
拖拉机吭哧吭哧爬坡时,陈志远想起前世第一次坐飞机头等舱的场景——真皮座椅,香槟,空姐甜美的微笑...而现在,他屁股下面是硬木板,喝的是军用水壶里的凉水,陪伴他的是个满脸青春痘的农村少年。
"陈哥,你看!"王小军突然指向远处。
地平线上出现一片红色——是晒辣椒的架子!两人精神一振,但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