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贷款风波(2/3)
真件,香港华润公司发来的信用证草案。
陈志远快速浏览着英文条款,突然在"PaymentTerms"处停住——对方竟然同意预付30%货款!这意味着他们能拿到九千港币的启动资金,折合人民币近三千元。
"柳暗花明。
"李国栋推了推眼镜,"有这份信用证,农信社应该能放款了。
"
但好事多磨。
当陈志远带着信用证回到农信社时,王科长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弯:"不好意思啊陈厂长,贷款委员会刚刚否决了你们的申请。
"
"理由?"
"抵押物不足。
"王科长避开他的目光,"而且...有人反映你们厂财务不规范。
"
这顶帽子扣得恶毒。
在改革开放初期,"财务问题"足以毁掉一个企业。
陈志远强压怒火:"谁反映的?"
"这...按规定要保密。
"王科长低头整理文件,突然压低声音,"要不...你找赵局长沟通下?"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狐狸尾巴露出来了。
陈志远冷笑一声,转身就走。
出门时与一个穿工商制服的人擦肩而过,对方胸前的"市场稽查"证晃得刺眼——正是王建军!
夕阳西下,陈志远独自站在青龙山顶,俯瞰着山脚下初具雏形的水厂工地。
贷款受阻、赵家刁难、设备被毁...重重困境像这暮色般压来。
但他经历过比这更黑暗的时刻——前世破产时,债主们差点把他逼上绝路。
"就知道你在这儿。
"
秦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女医生换了件浅蓝色连衣裙,在山风中猎猎作响,像面不屈的旗帜。
她递给陈志远一份文件:"刚收到的,省卫生厅的批文。
"
文件批准青龙山泉作为"保健饮品"试生产,落款处盖着鲜红的大印。
陈志远心头一热——这相当于绕开了工商系统的监管!
"我父亲的老部下帮的忙。
"秦雪轻描淡写地说,"虽然和家里闹翻了,但公事公办嘛。
"
山风掀起她的长发,露出白皙的脖颈。
陈志远突然注意到她锁骨处有道细长的疤痕,像是手术刀留下的。
"还有个办法。
"秦雪指向远处县城的灯火,"农村合作基金会。
"
这个名词让陈志远眼前一亮。
合作基金会是八十年代特有的民间金融组织,虽然规模小但灵活性强。
更重要的是,它不受银行系统管辖!
"李主任牵头的那个?"
"嗯,主要扶持乡镇企业。
"秦雪眼中闪着狡黠的光,"刚好明天开理事会,我有个患者是副会长..."
暮色渐浓,两人并肩下山。
秦雪的白裙在黑暗中泛着微光,像盏不灭的灯。
路过一片玉米地时,她突然问:"知道为什么帮你吗?"
陈志远驻足。
月光下,女医生的侧脸线条坚毅而清晰:"因为我看不惯赵家那种人。
"她踢开一块石子,"我父亲...就是被这种人陷害的。
"
这个突如其来的坦诚让陈志远心头一震。
难怪她对体制如此熟悉又充满警惕,原来...
"所以别辜负我。
"秦雪突然转身,指尖几乎戳到他胸口,"把厂子办好了,气死那群王八蛋。
"
粮仓的煤油灯亮到天明。
陈志远、苏晓梅和王丽华通宵整理贷款材料,秦雪则负责联系合作基金会的理事。
凌晨三点,当苏晓梅第三次打瞌睡撞到算盘时,陈志远强行命令她去休息。
"我不困..."少女揉着通红的眼睛,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"给你...明天谈判穿..."
展开是件深灰色中山装,明显是用出口面料改制的,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。
陈志远试穿时,闻到领口淡淡的樟脑味——这丫头连防蛀都考虑到了。
"你什么时候量的尺寸?"
苏晓梅低头摆弄衣角:"就...你睡着的时候..."话一出口就意识到失言,顿时脸红到耳根。
陈志远心头一热。
这丫头不知多少次深夜来粮仓给他盖被子,却从没提过半个字。
晨光微露时,材料终于准备完毕。
王丽华去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