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(3/3)
那密密麻麻的夜空,就变得星星点点,甚至屈指可数了。
再后来,好像也忙,就懒得张望了,除非是看晴天雨天还是打雷闪电。
很多时候,都忙得不是坐在车里,就是坐在各种会场、饭局或办公室里。
星空,也就从记忆中抹去了。
偶尔看一下,也是雾蒙蒙的居多。
而面对如此美丽的乡间夜空,一下就把他拉回到了儿时的美妙记忆。
他还差点被脚下一个小坑闪得栽了一跤。
“武书记?”
他还没看清那人的脸面,但那人已经在跟他打招呼了:“没事吧,武书记?”
“没事没事。
这是你的?”
那人摸了一下后脑勺说:“耍哩。
”
他就端直走到望远镜前,从镜筒里朝天空瞅起来:“看什么呢?”
“我在看……天秤座附近的一颗小行星。
”
那人说得有点随意,但他立即感到十分惊讶地回头看了看这个山间“奇葩”人物。
月光下,只能看见他修着寸头,个子中等,腿还稍有点并不拢,可明显具有一身硬朗的肌肉和健康的体魄。
“你怎么……研究天文?学这个的?”
“不不,业余爱好。
”
“本地人吗?”
“本地人。
武书记,我是安北斗,还在县上‘点亮办’借调过几个月,是南主任要去的,多次开会……听过你讲话。
”
“哦,有印象。
南归雁是跟我要过一个人,说替他打下手。
还借调着?”
“已经回来了。
”
“现在干啥?”
“旅游办副主任。
”
他突然想起有这么档事,旅游办副主任还是他让组织部安排的。
一个县委书记每天脑子至少要过几十件甚至成百件事,这实在不是一件能让他产生记忆的事情,他就说:“好,旅游将来是有前途的。
如果不是修铁路,也许我们把全县旅游都搞起来了。
可惜,让开山放炮把‘点亮工程’炸了个稀烂。
不过铁路一通,咱还点灯!”说着他还笑了笑。
安北斗没有接话。
他对“点亮工程”这四个字有种天然的反感。
当然,看法归看法,工作归工作,他也不会把二者搅到一起。
他知道自已说话的分量,也懂得领导意志是多么难以改变和扭转。
像他这样的小公务员,多数时候,闭嘴是维护那点可怜人格尊严不受侮辱的唯一法则。
今晚他本来是要上阳山冠的。
镇上来了这么大的人物,自会有一拨一拨的人主动去服务,这也正好是自已忙里偷闲的时候。
每年端午节前后几个礼拜,他都会把镜头对准深空,努力搜寻着那颗属于他的小行星。
他在找规律,这颗行星到底是多长时间出现一次,一年、两年、三年、五年?他已发现好像是五年,但又不愿放过任何一次可能再见到的机会。
可牛书记偏偏安排他今晚值班,任务主要是防止人告状。
县委书记来了动静很大。
本来镇上就有一堆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,现在修铁路再积攒一堆,告状人就多了。
他属“外围”,因此,就把装备架到了道场边上,一边看天,一边看地。
其实书记一出门,身后就有保卫安全的“内围”跟着,只是书记发现不了而已。
书记看了看星空,突然跟他聊起来:“你管旅游,你觉得旅游的本质是什么?”
这话一下把他给问住了。
虽说自已分管旅游,可北斗镇还真没什么游客。
当组织安排下这个职务时,他也买了相关书籍,阅读并思考过这个问题。
他觉得根本是需要有特色、有价值的看点,让人流连忘返并口碑相传。
很快他就把特色与价值引向了星空,说北斗镇在方圆数百公里,甚至更广袤地域都是最好的天文观测点。
山头不高,视野开阔,气流平稳,无线电干扰少,且温差小、湿度低、无污染、无扬尘,大气纯净度与视宁度都堪称一流。
他说旅游可以在这方面做些文章,何况还有万年山崩地貌做依托。
这些想法他过去也给南归雁、蓝一方和牛栏山建议过,他们一听都笑了。
那笑意让他很受伤。
武书记似乎也没听进他的星空说,只顺着自已的思路讲道:“一个叫约翰·厄里的英国人,写了一本《游客的凝视》,把旅游的本质说成是‘生产凝视’。
人与人之间是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。
只有生产出足够多的凝视热点,才能形成真正的旅游热点,让大家来凝视与被凝视。
比如‘点亮工程’,就是生产凝视之一种。
”
安北斗也许认同“生产凝视”是旅游本质的观点,但绝不认同“点亮工程”是所谓生产凝视的好方法。
尤其在七星山,在他看来,凝视天空可能远比凝视被点亮的山脉更有价值。
但他不能跟书记犟嘴。
因为有关天空的知识与观测常识,也是几句话说不清楚的。
他只能咧嘴笑笑而已。
武书记突然把话题一转又问他:“那个到省城告状的人……在你们这里都是些什么看法?”
他没想到书记会突然问这个问题。
自温如风在省城走出剧场,欣喜地告诉他“咱把状告成了”时起,他就有点忐忑不安。
组织是让他来把人朝回领的,结果自已还明里暗里帮着他把事情越搞越大,最后竟然把县委书记都弄来亲自调查了。
可惜对手信息掌握太快,竟然在那么短时间,就基本改变了“孤岛”现状,而让书记亲临现场时,已无法感受到他当时目击后的内心痛楚与激愤难平。
书记到老鳖滩那阵他也在场,但处于外围。
尽管如此,他还是听到了书记那句“没有那么夸张”的话。
他更看到了孙铁锤让人搀扶来的几个长者集体痛陈“温疯子”时的唾沫四溅。
这种群情激愤、竞相声讨的场面有些像唱戏。
可能是排练不到位,也有老者缺了牙口,而说得有点跑风漏气、七长八短,从而少了整齐划一的“群场”效果。
他是组织过大型晚会的,觉得那些专业术语与眼下这一幕特别贴合。
从那时起,他就对这次充满了戏剧性的告状结果,不抱任何希望了。
今晚他虽然在外围防止告状者突袭,可在仰望星空时,也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找个机会,跟书记点上一两句,让他不至于得到的是与事实出入太大的结果。
没想到,书记竟然找上门来了。
他想了想,是这样回答的:
“武书记,如果那个‘孤岛’周边没有紧急回填土石方,垮塌随时都会发生。
”
书记把他看了一眼:“挖得很厉害吗?”
“你明天最好再去看看周边挖断的痕迹,那个哄不了人的。
”
这时,远处有人咳嗽了一声,是牛栏山书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