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燕王抉择,风起东瀛(3/3)
读诗书,却又深谙军政韬略。
她看着丈夫走进来,看到了他眼中尚未完全褪去的火焰,也看到了那火焰深处,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复杂。
她没有起身,只是将叠好的衣服放在一边,柔声问道:“王爷,都定下了?”
朱棣走到她身边坐下,握住她那双温暖而柔软的手,点了点头:“定下了。
”
“东瀛……很远吧?”徐氏的声音很轻,“隔着一片汪洋大海,听说那里的人,茹毛饮血,如同野人。
”
“道听途说罢了。
”朱棣笑了笑,笑容里带着一丝宽慰,“再远,也远不过我的战马能踏及的地方。
再野蛮的人,也终将臣服于王道与刀剑之下。
”
徐氏沉默了片刻,抬起头,清澈的目光直视着朱棣的眼睛:“王爷,你是在为高炽和高煦他们的将来,铺路吗?”
朱棣心中一动,他知道,什么都瞒不过自己这位贤惠而智慧的妻子。
他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问道:“妙云,你我成婚十余载,你可曾后悔嫁给我这个马上不知安稳为何物的武夫?”
徐氏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:“嫁给王爷,是我此生之幸。
我只是……只是舍不得这片故土。
舍不得应天的父母,舍不得北平的风沙,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。
”
她的声音里,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伤感。
这里是他们的家,是他们孩子出生长大的地方。
一旦远赴海外,此生或许再无归期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朱棣将她轻轻揽入怀中,下巴抵着她的额头,嗅着她发间熟悉的清香。
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,被触动了。
铁血霸业的背后,是对亲人故土的无限眷恋。
“故土难离,我知。
”他的声音变得异常温和,“但燕雀安于旧巢,鸿鹄则志在四方。
你我夫妻一体,当共创一番前所未有之功业。
我不想我们的子孙,将来也如我一般,被圈禁于一隅之地,时时活在君王的猜忌之下。
”
“我要让他们,也如父皇一般,称孤道寡,俯瞰万里江山!我要让他们,生来便是王子,未来便是君王!妙云,你可愿随我,去开创属于我们的王国?”
徐氏在他怀中静静地听着,丈夫那滚烫的雄心,透过胸膛,传递到她的心底。
她感受到了那股无法阻挡的意志。
她知道,眼前的男人,生来就不是池中之物,北平的王府,终究困不住他。
她抬起头,眼中的不舍与伤感,渐渐被一种决然与坚毅所取代。
她不愧是徐达的女儿。
“王爷志在何方,妾身便追随到何方。
我们的家,不在应天,也不在北平。
”她一字一句,清晰地说道,“王爷在的地方,就是家。
”
朱棣闻言,心中激荡,紧紧地抱住了妻子。
千言万语,都化作了这无声的拥抱。
他知道,有了妻子的支持,他再无后顾之忧。
---
凌晨,天色将明未明之际。
朱棣悄然登上了燕王府最高的一座角楼。
冰冷的晨风吹拂着他的衣袍,猎猎作响。
他凭栏而立,俯瞰着脚下这座仍在沉睡的巨大城池。
远处,是巍峨的皇城轮廓,那里,是权力的中心,是他曾经无限渴望,却又遥不可及的地方。
而现在,他已不再回望。
他的目光,穿透了黎明前的黑暗,越过了层层叠叠的屋脊与城墙,投向了遥远的、他从未见过的东方。
在那里,海天相接。
他仿佛能听到惊涛拍岸的巨响,能闻到咸腥的海风气息。
他的眼前,不再是北平的街巷,而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:
无数艘悬挂着“燕”字旗的巨舰,乘风破浪;数万名身披铁甲的将士,在陌生的海岸登陆;他自己,身着王袍,按剑立于高山之巅,脚下是臣服的异国君臣与百万黎民。
战火与荣耀交织,鲜血与黄金并存。
一个全新的、庞大而强盛的帝国,正在他的手中,从无到有,拔地而起!
天边,一抹微光撕裂了浓重的夜色,晨曦初露。
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寒冷的空气,胸中所有的犹豫、不舍与顾虑,都随着这口浊气被尽数吐出。
取而代之的,是前所未有的豪情与决断。
风,起于燕地。
而一场将彻底改变东亚格局的巨大风暴,即将在东瀛之海上,猛然刮起。
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:()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