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殖民c航线上的发现,孔方佳应邀与米尔再会面(1/3)
2046年,猎户座支旋臂与人马座主旋臂之间,未知名空域
曲战三型空天母舰“女娲号”撕裂曲速泡膜的瞬间,舷窗外并非预想中的深邃黑暗,而是一片氤氲着暗红辉光的星云帷幕。
殖民C计划编队的十二艘“鲲鹏”级运输舰与四艘曲战三型空天战舰如巨鲸般悄然滑出超空间,引擎尾迹搅动着稀薄的星际尘埃,在舰体周围晕染出诡异的玫瑰金色光雾。
殖民C计划编队根据孔方佳的要求,平均每200-300光年跳出一次曲速空间跳跃飞行,进行引擎降温和编队修整,更主要的目的是这样可以降低单次产生的空间激波涟漪的强度,更不容易被星盟的探测器所发现。
"前方引力场异常波动增强!"传感器官李娜的声线突然拔高,打破了舰桥内压抑的寂静。
她面前的频谱分析屏上,一组暗红色的能量脉冲正以0.3赫兹的频率规律性震荡。
编队司令张磊猛地坐直身体,战术目镜瞬间切换至最高分辨率模式。
星图上那片原本被标注为"猎户座-人马座星际尘埃带"的暗区,此刻正透过尘埃间隙透出几簇微弱的红外光晕。
"放大1200倍,启动氦-3丰度扫描!"
当全息屏幕解析出三颗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天体时,年轻领航员王浩的呼吸声通过麦克风清晰可闻:"褐矮星!三颗褐矮星!光谱显示这三颗褐矮星极其相似,表面温度均约为2800K-3000K,年龄测定在2000万年-2500万年左右,属于主序星形成初期的残留天体。
"他的瞳孔在战术目镜反射光下收缩成针尖状,"周边宇宙尘埃密度达到了ρdust≈10负11次方至10的负10次方克/cm3,难怪之前的深空扫描未能发现。
这已经接近形成新的恒星或者行星的密度了,隔绝了绝大部分的可见光、红外光等的探测。
"
张磊的心脏在胸腔里重重搏动了两下。
这些新形成的褐矮星仍保持着恒星诞生初期的余热,却被包裹在致密的星际尘埃云中,如同被灰烬覆盖的火种。
更让他血液升温的是传感器官接下来的报告:"第三颗褐矮星的引力井内发现行星系统!编号C-73的行星......"李娜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,"大气光谱检测到水分子吸收线,浓度达到地球标准的17%,并且存在氧氮比例为21:78的稳定大气层!"
会议室内的全息沙盘正模拟着新发现星系的引力模型。
三颗褐矮星以微妙的引力平衡维持着三角轨道,彼此间距约12天文单位,而C-73行星恰好位于中间褐矮星的宜居带边缘。
"星尘带形成的天然屏障,"战术专家陈铭指着沙盘上弥漫的灰色颗粒,"距离猎户座支旋臂和人马座主悬臂各700光年左右,正好处于两大悬臂的引力缓冲区,战略位置堪称完美。
后勤主管赵琳的目光扫过行星环境数据:"表面重力0.83G,平均温度297K,两极冰盖反射率显示存在固态水。
最关键的是——"她调出大气成分动态图,"没有检测到任何生物电信号或有机化合物光谱特征,暂时确认是无生命行星。
"
张磊看着屏幕上那颗蓝绿色的星球,突然想起临行前女儿在全息通讯里说的话:"爸爸要去摘星星吗?"此刻这颗被星尘包裹的星球,不正像宇宙藏在尘埃里的礼物?"基地代号..."他深吸一口气,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击出几个字,“猎户座支悬臂与人马座主悬臂之间……两边各700光年的空旷坟场……”他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清晰,“星盟的触角伸不到这里,虫族也未必会注意这片‘不毛之地’。
传令:殖民C编队暂停原定航线,立刻对这个三星褐矮星星系展开全面勘探!代号——‘迷途灯塔’!通讯官,将情况通报给地球司令部。
”
当第一艘勘察登陆艇冲破C-73行星的云层时,驾驶舱内突然响起自动警报。
"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!"副驾驶猛地拉动操纵杆,登陆艇在一阵剧烈颠簸后悬停在500米高空。
舷窗外,暗红色的褐矮星光芒穿透薄雾,照亮了地表蜿蜒的银色河流——那不是水,而是正在冷却的金属岩浆。
"虚惊一场,"地质学家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,"是地核活动产生的电磁脉冲。
这颗星球的地质年龄很年轻,内部能量释放活跃。
"张磊透过舷窗凝视着这片尚未被生命染指的土地,黑色的玄武岩地表上布满琉璃状结晶,远处山脉的轮廓在褐矮星光芒中呈现出诡异的紫红色。
他知道,在这片没有生命的土地上建立中转站,人类将成为第一个在这片褐矮星系留下足迹的智慧文明。
地球联合政府总部的量子通讯室里,孔方佳看着全息屏幕中米尔的能量体影像,注意到对方光晕边缘偶尔闪过的暗红色纹路。
"星盟议会邀请您访问'新希望'殖民星,"米尔的声音带着一种非器质性的共鸣,"那里曾是虫族袭击的前沿,也是您战斗过的地方,但现在已成为展示星盟重建技术的样板星球。
"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李艳将一份加密文件放在丈夫面前时,指尖触碰到桌面的冰凉让她微微一颤。
"佳哥,"她望着全息屏幕中形态不定的能量体,"米尔的生物特征扫描显示,他的意识波频率异常稳定,完全不像自然生命体。
"孔方佳握住妻子的手,感受到她指腹因紧张而沁出的薄汗:"星盟的科技远超我们想象,也许这就是他们所谓的'意识上传技术'。
但是挺有意思的,不是吗?"
孔方佳踏上“新希望”的瞬间,一股混合着臭氧、未知花香与金属冷却剂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脚下并非坚实的甲板,而是一种具有生命般轻微起伏的银灰色活体材料。
米尔早已等候在此。
他不再是那个模糊的能量投影,而是伫立在一具精心打造的仿生躯体中。
躯壳线条流畅,泛着珍珠母贝般的柔光,但双眼深处跳跃的